当前位置:淮安市红十字会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博爱青春|聆听老人心声,探寻文化新路
发布日期:2025-07-03 16:10  来源:  字号:[ ]

为弘扬淮安方言文化,淮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红十字会志愿服务队走进淮安市联盟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方言传承与保护活动。活动旨在通过与当地老年人的深入交流,探讨淮安方言的传承现状与保护路径,唤起更多人对地方文化的关注。

图片1.jpg

活动当天,志愿者们首先与联盟村的十几位老人进行了面对面访谈。访谈中,老人回忆起儿时用淮安方言唱童谣、讲故事的场景,感慨如今方言使用逐渐减少。73岁的李奶奶动情地说:“方言是家乡的根,少了它,就像少了魂。”志愿者们认真聆听,记录下老人们对方言的深厚感情与传承的担忧。有的老人提到,年轻人更倾向于普通话,方言在日常交流中日渐式微;也有人提出,应通过学校教育或社区活动让方言“活”起来。访谈气氛温馨而深刻,志愿者们不仅感受到方言的文化重量,也意识到保护的紧迫性。

图片3.jpg

访谈后,志愿者们邀请老人们填写了一份关于方言使用情况的问卷。问卷涵盖了方言使用频率、传承意愿及保护建议等内容。结果显示,超八成老人希望方言能融入现代生活,如通过短视频或方言歌曲传播。问卷数据为后续保护工作提供了宝贵参考。

活动最后,联盟村负责人带领大家参观了乡愁记忆馆。馆内陈列的老物件、方言录音和传统戏曲影像,让志愿者们直观感受到淮安文化的深厚底蕴。一台老收音机播放的淮安方言广播,勾起了老人们的回忆,也让大学生们对接续文脉有了更深的思考。

图片4.jpg

乡音护航,“语”见传承。本次活动通过访谈记录与文化探寻相结合的方式,让淮安方言的文化根脉被更多人感知。未来,淮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红十字会志愿服务队将继续以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为指引,开展方言课堂、非遗展演等多元化志愿服务活动,以青春之力为地方文化传承筑起“红十字保护屏障”,让乡音在时代长河中永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