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安有一趟特殊的公交车。车身上,“红十字博爱专线”的红色标语格外醒目;车厢里,配备着装有速效救心丸、碘伏、创可贴等急救用品的红十字急救箱,而驾驶它的每一位司机,都持有红十字救护员证,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技能。
线路长李玉龙介绍,2023年下半年,市红十字会与公交公司联合将28路公交车打造成“红十字博爱专线”。驾驶员们化身“红十字宣传员”,宣传红十字精神,成为流动的人道文化传播点和应急救护点。“这条线路沿途经过10余所学校,还连接多家医院和夕阳红广场,日常搭乘的老人和孩子很多。”李玉龙说,正因如此,遇到需要帮助的乘客的几率也更高些。无论是搀扶上下车、帮忙搬运轮椅,还是应对突发状况,驾驶员们总能在第一时间提供帮助。
驾驶员张朕对该专线刚成立不久的一次经历记忆犹新。行驶途中,有名乘客突感身体不适,面带难色来到驾驶位附近寻求帮助,询问急救箱里有没有速效救心丸,张朕赶紧把车辆停稳,拿出急救箱里备好的速效救心丸递给了乘客。“现在想想都后怕,幸亏车上的急救箱,不然情况一定很危急。”张朕觉得,正是因为红十字会配备的急救箱,及时帮到了乘客,自己也无比安心。
驾驶员朱玉升认为,成为“红十字博爱专线”一员后,他感到肩上责任更重了,也会更加留意乘客的需求。上个月,他遇到一个小朋友独自乘车,想去城南停保场公交站点。他热情告诉孩子,坐28路公交需要转车才能到,孩子露出了为难的神情。“我一看就猜是不是零钱不够了。”朱玉升说,“我就笑着跟他说,‘车费我帮你付。’”看到孩子喜笑颜开,朱玉升心里也暖暖的。
“从今年初到现在,我们这条专线驾驶员已经做了40多件助人好事了。”线路长李玉龙有一张表格,详细记录着驾驶员们做的一件件好事。他认为,记录和分享会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帮助他人的行动中来。记录表上大多是扶老携幼、帮助孩子垫付车费、耐心等候乘客、帮助摔倒行人等较为常见的事情,也有些令人印象深刻。比如,驾驶员张飞在行驶途中,与市民合力将卡在绿化带里电动四轮车搬出来的;驾驶员张如兵,在看到站台上的灭烟柱浓烟滚滚后,迅速拿上车上的灭火器就去灭火的。今年5月,经常乘坐28路公交的王奶奶特意带着一封手写的感谢信交到驾驶员手中。信中提到,驾驶员们对乘客热情周到,特别对老年人关怀备至,令人觉得亲切温暖,
“在红十字精神的浸润下,28路公交车已成为一个流动的人道文化传播点,一个承载无数微小善行的温暖空间。”李玉龙表示,公交公司早在数年前就已与市红十字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共同开展应急救护与防灾避险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红十字会经常组织驾驶员参加应急救护培训,并捐赠急救包、日常药品等物资。春节期间,还为值班驾驶员送上暖心的团圆饭,传递温暖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