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淮安市红十字会 工作动态 县区动态
三天两例器官捐献: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大爱在人间传递
发布日期:2025-08-07 16:47  来源:  字号:[ ]

近日,在短短三天时间里,一座城市先后完成两例人体器官捐献。捐献者的生命虽已落幕,但他们为多名垂危患者带去了新生的希望。这跨越时空的生命接力,不仅诠释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更让“器官捐献”这一承载着大爱与勇气的善举,再次走进公众视野,温暖了社会。

8月6日,在淮安市某医院重症监护室内,22岁的捐献者张先生(化名)因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生命进入终末期。弥留之际,他的家人强忍悲痛,回忆起张先生生前常说“梦想就是当个人人羡慕的英雄,能帮到别人也是好的”,最终决定完成他的心愿——捐献器官。经过严格的医学评估和伦理审查,张先生捐献的肝脏、两枚肾脏让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重获新生,眼角膜为失明患者送去光明。

640.jpg

紧接着8月7日,捐献者李先生(化名)同样以生命最后的力量传递大爱。这位52岁的父亲因意外重伤离世,他的儿子在签署捐献同意书时说:“他一辈子善良,总想着照顾别人。现在,他的眼睛能让失明者重见光明,肝脏能在别人身体里工作,这是他生命的另一种延续,我们为他骄傲。”李先生捐献的肝脏、肾脏及眼角膜,让4名患者重获新生或重见光明。

“每一例器官捐献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勇气与大爱。”参与协调工作的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感慨道。从捐献者家属强忍悲痛做出决定,到医护人员争分夺秒完成手术,再到受捐者迎来新生,这一过程凝聚着人性中最珍贵的善意。据统计,我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工作开展以来,已有数万名捐献者用生命最后的馈赠,让超过15万名患者重获新生,器官捐献也逐渐从“陌生”走向“被理解”“被尊重”。

生命的意义从不因终点而消逝。张先生、李先生以及无数像他们一样的捐献者,用超越生死的抉择告诉我们:大爱可以跨越离别,生命能够以另一种方式绽放光彩。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不仅为绝望中的家庭带去希望,更在社会中播撒下尊重生命、传递善意的种子,让“人道”之光温暖更多角落。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主动登记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用行动践行“让生命延续”的承诺。这份跨越时空的生命接力,正在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生动注脚——因为爱,生命永不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