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
大爱无疆 生命永恒—淮安市红十字会举行2021年遗体器官(组织)捐献者清明缅怀活动

时间:2021-03-31  作者:  文字大小:

3月31日,清冷的春雨中,2021年淮安市遗体器官(组织)捐献者清明缅怀活动在遗体捐献者纪念园举行。市、县(区)红十字会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医学院校师生、部分遗体器官(组织)捐献者家属、成功登记捐献志愿者参加缅怀活动,共同献上对逝者的悼念和哀思。

苍松翠柏下的纪念园庄严肃穆,纪念碑前,全体人员深深鞠躬、默哀,为遗体器官(组织)捐献者献上充满敬意的鲜花。

清明缅怀.JPG

缎带.JPG

做一个感恩社会 回报社会的人

今年2月2日,82岁的茅镕老先生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旅程,按照老人的遗愿,家人将老人的遗体无偿捐献,用于医学研究。

茅老先生生前是一名教师,早在20年前,他就在淮安市红十字会签下了去世后捐献遗体的庄重承诺。受到老人的影响,茅老先生的女儿和外孙都先后走上了学医的道路。去年新冠疫情发生初期,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任教授的女儿茅一萍更是被抽调进国务院医疗专家组,赴武汉抗击疫情,一年内4次前往一线奔波工作,直到父亲去世才匆匆赶回。

“虽然一直知道父亲想要捐献遗体,家人也都支持父亲的决定,但直到这一刻来临的时候,作为儿女的我们才真正体会到做出抉择的艰难。”教书育人一辈子的茅镕老先生,用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最后一次教导他的子女,同时也用自己的身躯再次变成广大医学生们的“无言良师”。

 

心存感恩 敬畏生命

纪念墙上印刻着一个个闪亮的名字,很多人的名字也同样镌刻在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的生命科学馆内。“这些无言的导师们用身体指导医学生们探索生命科学的奥秘,他们用高尚的行为教会我们敬畏生命、心存感恩,他们的名字不仅刻在碑上,更是刻在我们心中,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永远传承。”作为苏北地区承担遗体接受工作的医学院校,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内有良多“无言导师”。活动现场,康达学院党委副书记王磊代表院内近万名师生,向所有遗体器官(组织)捐献者们致以无尚的敬意。

 

点燃生命之光 展现人性光芒

“去年,在征得家人同意后,我到红十字会进行了遗体器官捐献登记。”今年31岁的王坚是一名转业军人,现在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工作。在他看来,生命是有限的,但生命的价值是无限的,希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遗体器官(组织)捐献的行列中。

“他们是平凡人,却都做出了不凡的壮举,他们用生命的余辉照亮了他人的生命,展现了生命的价值,传递了人间大爱。”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杨冬梅表示,自2016年以来,我市已连续六年在清明前夕,举行纪念活动缅怀遗体器官(组织)捐献者,进一步宣传他们的高尚情怀,弘扬他们的人道精神,同时,也倡导更多的机构和个人加入到推动捐献工作的行列中。

 

近几年来,通过市红十字会的积极宣传,广大热心市民大力支持,全市已有9141人办理了遗体器官(组织)捐献登记手续,已实现遗体捐献18例,器官(组织)捐献83例,有效地挽救了多名重症患者的生命,同时也为促进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