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历经8个多小时的采集,90后小伙杨杰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悬液346毫升,这些“生命的种子”随即被送往另外一个城市,成为他人生的希望。杨杰也成为我市第5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杨杰说,这次捐献造血干细胞,似乎是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今年29岁的杨杰毕业不久便留在了苏州创业,2017年,他从苏州赶回淮安为妈妈过生日时顺便在路边的献血车里献血,碰巧遇到了工作人员在宣传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登记,杨杰心血来潮,当下填写了造血干细胞志愿登记表,成为了中华骨髓库的一名志愿者。而在此之前他从来没有仔细了解过,“捐献造血干细胞”到底是个什么事儿。
时间过了6年,就在杨杰快要淡忘这件事情的时候,今年5月19日,正在工作的杨杰突然接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通知他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杨杰带着一丝疑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看了好几篇新闻报道,得知自己很可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能让一个家庭再现幸福模样,杨杰丝毫没有犹豫地回答道:“我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
今年9月21日,经过前期两次从苏州回淮体检,杨杰来到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动员剂注射,为正式采集捐献做准备。医院里,记者看到杨杰时,他正在病房里来回踱步。他开玩笑说:“现在我的脑袋里面好像是装了豆腐,躺着觉得很重,站起来走走倒是舒服点。”原来,杨杰注射动员剂后开始头痛,尽管要忍受身体上的不适,杨杰依旧是乐呵呵的。“很开心,很激动!”杨杰描述着自己即将正式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心情。他也不断强调:能为一个家庭带去希望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然而,杨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想法刚开始并没有得到家人的支持。父母的担忧,哥哥的不解,都向他投来质疑的目光。那时候,杨杰身在苏州,他就每天拨打十多个电话向家人科普:“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有机会挽救一个人生命同时,也赋予自己生命别样色彩。”杨杰说,人总是会在自己未知的领域赶到恐惧,家人对他的担心和关爱都是无可厚非。后来,在杨杰的“科普”下,家人很快打消了顾虑。一家人用这份大爱成全了远在他乡的另一个家庭。
经过5天造血干细胞动员剂的注射,杨杰迎来了采集的日子。他静静躺在采集床上,血液从手臂的一个针管输出,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出造血干细胞,剩余的血液成分从另一个针管回输到体内,生命的种子在此刻被种下。
“您的捐献赋予了新的生命,您的善举拯救了我们的一个家庭。”因为双盲原则,杨杰并不清楚受助者的情况,但从这封感谢信的笔迹中,杨杰读出了对生的渴望。“希望通过我的帮助,他能尽快恢复健康,我们一起加油!”杨杰说。